木托盘使用中注意事项
1、堆垛过高:部分厂家为节约仓库场地,将木托盘多层堆垛。这样将造成底部木托盘压力过大,而且超高易倒塌造成事故,通常木托盘只能堆垛两层,且货物间应加置木质盖板。
2、人为伤害:一些叉车工为了提前完成工作任务,通过叉车两叉对木托盘进行撞击推动。
3、超载:通常木托盘在采购时应提出载重要求,在使用中不宜超重超高,高度一般控制在木托盘宽度的3分之2为宜。
实木托盘天然的美感让众多消费者为之折腰,但到购买的时候,都会问商家一个问题,“会开裂”吗?如果商家说“实木托盘的木材开裂是一种天然属性”的时候。许多人就会望而却步,时开特意做了调查,发现木头开裂其实是一个正常现像,不开裂的木头是不存在的!
为什么这么说呢?
小编总结了以下三点:
含水率,这也是红木家具开裂常见的原因之一。
南方木材的含水率相对比北方木材更高,为了平衡,干燥的空气会不断地从家具中吸收水分,湿润的空气又会不断地给家具“输送”水分。
就算是同地域生产也同样避免不了这个问题。冬天北方集体供暖,空气变得干燥,水分只能维持在百分之八,夏天空气潮湿,水分又急速上涨达到百分之二十,而强烈的波动让家具无法适应,造成内部干湿失衡。
温度的差异引起红木家具开裂。
由于红木家具是天然,具有活性的属性,所以会因为周遭环境变化热胀冷缩。当温度身高,木材分子的动能增加,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增加,出现热胀,冷缩同理。
所以红木家具处于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,面板会随环境热胀冷缩,出现伸缩缝两边不一致的情况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春、冬季节,人工烘干木材时,需要留伸缩缝。以免夏季来临,会把大边涨坏。反之,冬天烘干过的木材,过年后再装,当夏季来临,一样会开裂。
工艺处理不到位引起的家具开裂。
在板材加工前如果干燥没有处理到位也会引起家具的开裂。比如,设备不先进,工艺粗糙,和刚做出来,放置时间不长等。另外,组装时边角有胶水遗留。也会影响木材自然收缩。
红木家具不同部位含水率也不同,当环境变化时,家具会因木材内部残留的应力作用下,产生自然开裂现象。如果空气非常干燥,家具流失水分严重,出现收缩,表面就会出现裂缝。相反,空气湿度增加,家具会吸收水分膨胀,严重的情况时会将木材结构撑坏!
经常有木托盘行业的业内人士在一起讨论木托盘原材料的优劣标准,有的人会说油性大比较好,有的说密度大比较好。但这些单一的标准往往以偏概全,挂一漏万。判断材质优劣还需要的视角,以下九大因素大抵可以作为甄别的标准:
一、密度
密度,即是“气干密度”,指的是木材在一定的大气状态下达到平衡含水率时的重量与体积比。
气干密度大,说明木材份量重、硬度大及强度高,所以它是一个强度指标。在优劣方面,一般是密度越大,认为材质越好。
二、油性
油性历来是判断一块木材好坏的重要指标,木材油脂含量越高,触摸时越有润滑感。
油脂使家具平滑耐磨,不易开裂,同时也正是油脂在保护着家具的亮泽。
三、颜色
中国历来有个词语叫“姚黄魏紫”,可见黄色和紫色历来是中国人推崇的颜色。
诸色之中,黄色受皇室喜爱,代表着皇室的九五,被称为帝王之色;紫色,从老子出关时的“紫气东来”,到故宫被称为“紫禁城”,紫色代表着祥瑞与的尊贵;大红色,则代表着民间的富足。
四、气味
木材气味的优劣,影响着家居的质量。作为家居使用的古典家具,对木材气味的遴选非常严格。
五、纹理
木材的纹理直接反应在古典家具的表面上,影响着古典家具的外在表现和内在韵味。
六、柔韧性
木材柔韧性的好与不好,直接影响着家具的优劣。柔韧性越好,越适合作雕刻。同时,柔韧性也影响到家具保养的稳定性。
七、稳定性
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,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家具的稳定性。刚买来的时候很结实,但是用个两三年,有些家具就开始变形,这就是木材稳定性不足的原因。
八、细腻度
所谓木材的细腻程度,通俗来说就是用手触摸的感受。
九、文化沉淀
在所有的红木材料中,海南黄花梨是开发历史悠久的木材,是明式家具的顶梁之柱。